“你的人生现在还剩下多少时间可以掌控?”“在这段时间里最能令你感到幸福的三件事是什么?”……4月12日上午,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做客思政讲坛,为我校思政工作者带来了一场题为“幸福从‘心’开始——关于教师工作、事业与人生的思考”的讲座。
讲座前,校党委副书记唐闻捷代表学校聘请郑晓江为我校客座教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签订了关于生命教育教学、科研合作的备忘录,双方约定在生命教育师资培训、生命教育教材编写、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研究、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及推广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进高校生命教育的发展。
讲座中,郑晓江指出在学生工作者中,幸福感是个很重要的指标。高校老师想要获得幸福感,就必须解决好欲望与现实的关系,恰如其分地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还要有发展的动力。
“死是生的导师,要以死看生。”郑晓江通过汶川灾区的例子,提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生命,本质和核心是学校促进学生“知识增长”的同时,培育学生的“生命成长”。郑晓江强调在高校中一定要引入生命教育,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生存、生活、生命以及生死的教育。我们要从认知生命、体验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悦纳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不朽生命这九个方面来体会生命。生命教育的视野,是知识与生命同成长。
郑晓江认为,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高校教师,就应该具备生命教育的素养,既为“经师”,又为 “人师”,这也是教师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所谓人师,是能够运用生命教育的独特方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的老师。教师应身兼“经师”与“人师”二职,应是“经师”、“人师”的统一。
讲座中,郑晓江运用生动而感人的的例子,并且通过视频、图片、朗诵、游戏等丰富多样的方式,为我校的老师讲解幸福需要从“心”发现,从“新”开始。教师要把工作提升为事业,分享学生生命成长带来的快乐。既获得感性生活的快乐,更要得到生命创造的幸福。